·购物导航 ·专题汇总
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
openvoip  
首 页 新闻 | 行情 | 政策 | 展会 | 访谈 技 术 学院 | 协议 | 文摘 | 方案 | 培训
商 机 求购 | 供应 | 合作 | 代理 产 品 网关 话机 中继 软交换 IPPBX 服务器 >>
论坛导航 政策讨论区 | 市场讨论区 | 话务信息 | 硬件信息 | 服务社区 | 技术资料 | 招聘求职 | 更多>>  
 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频道 >> 行业新闻
3G畅想:手机步入“看时代”
www.OpenVoIP.cn   2007-1-27 10:40:19  来源:大河报  作者:
    3G网络和3G手机已被“热炒”了好几年,但目前消费者对于3G耳闻多过目睹,久而久之,甚至连3G概念本身也变得模糊不清了。其实3G是一种无线的宽带通讯,即手机用户通过3G网络不仅可以打电话、发短信、听音乐,还可以打视频电话、看手机电视、下载MTV、玩联网游戏等。

  高速传输大显身手

  现有GSM上的传输速度只有每秒几百K字节,3G支持的传输速度起码为每秒几千K字节。以国际电联规定的“IMT-2000”(国际移动电话2000)3G标准为例,移动终端以车速移动时传输数据速率为144k/秒,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/秒,室内为2M/秒。3G网络一旦投入使用,多媒体业务将成为3G应用的主要内容。

  国内的3G牌照尚未颁发,市场上已经出现不少3G手机,并且都是诺基亚、NEC、索尼爱立信、摩托罗拉、LG等著名厂商的产品。这些手机外形时尚、拥有较强的商务及娱乐功能,加上能够支持WCDMA的3G标准,并向下兼容GSM900/1800MHz的频率,所以购买的人不少。

  手机步入观看时代

  如果3G成功启动,2006年很可能成为移动通信的宽带年。3G通讯的最大特点是将语音、数据和视频三者融合,到时用户只需对着手机“边看边聊”就行了。与此同时,手机将步入接听电话为主、收看视频信号为辅的通信时代。

  从日韩等地来看,目前最受消费者欢迎的3G手机业务主要是游戏和娱乐功能。在日本,移动银行、票务预定等交易类业务,餐馆指南、天气预报等生活信息类业务,已经成为用户必不可少的一种3G服务。在香港,用户可通过3G网络在手机上24小时观看电视节目,并利用NEC的3G终端可视频查看各个路段的堵塞情况。

  技术推动风头正劲

  今年3GSM世界大会上,主流通信厂商都展示了3G最新版本HSDPA的各种设备和技术方案。北电公司专门进行了同时支持HSUPA和HSDPA的无线呼叫,其演示传输VOIP、视频和文件的上行速率达到1.4Mbps;爱立信在其HSDPA系统上使用相关厂商提供的HSDPA商用PC卡进行了互联互通演示。有人预言,2006年大多数3G网络将升级到HSDPA。因为HSDPA技术,3G前进了一大步,下载速率达到了3.6M,是现有3G网络的10倍。

  网络是基础,手机是工具,3GSM世界大会推出的众多3G手机预示手机竞争开始进入3G时代。比如明基—西门子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HSDPA手机BenQ-SiemensEF91,三星称其HSDPA手机的数据下载速度创造了业界最快速度,诺基亚将N90为代表的手机称为新视觉手机,索尼爱立信发布的手机中有两款是3G手机,摩托罗拉RAZRV3x则获得了“2006年3GSM世界大会最佳手机”的称号。

  标准设备更新不断

 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,运营商建设3G网络的技术也不断变化。从国际电联提出全球三大3G标准开始,各大制造厂商凭着强大研发力量使通信设备不断更新,并形成各具特色的系统产品。单从WCDMA标准说,基于这个标准的产品从R99版本到R4版本,再到R5版本,一直到目前的HSDPA和HSUPA,设备厂商正一步步地完善标准和产品。难怪有人说,在中国,虽然3G牌照发放得晚一些,但3G布网的技术和产品将更加先进。

  业内人士认为,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我国3G建网的最后完成期限。据悉,本月上旬有人持双模手机(WCDMA与GSM模式)在北京二环路及周边进行体验,发现3G网已悄悄覆盖了二环主路。可见,3G网络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应是指日可待的事情。

  注:HSDPA被称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,其目的是在不改变现行WCDMA网络结构的情况下,把下行链路峰值速率提高到10.8M~14.4Mbps。HSUPA是继HSDPA后,WCDMA标准的又一次重要演进,利用它,上行用户的峰值传输速率可以提高2~5倍。

点击进入论坛交流

点击:( 编辑:减法 )
 ■ 用户评论/[查看所有评论] [已有评论: ]
 ■ 请您注意
·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管理员审核才能被其他人看见
· 尊重网上道德,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法规
·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民事或刑事责任
· 此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
·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
· 评论仅代表评论者个人观点,请您理性判断,慎重对待
网络通讯服务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: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 网络通讯服务网 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 网络通讯服务网 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 网络通讯服务网 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 网络通讯服务网 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关于本站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本站导航 | 纯文字版 | RSS新闻订阅 | 信息发布 | Alexa权威统计
CopyRight © 2005 Tel:(+86)0371-60239922 Email:[email protected] 点击免费咨询
网络通讯服务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23816号 公安互联网备案